编者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高校如何破解今年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本期由“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联合推出的“就业先锋行·大家谈”,邀请到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为大家介绍江苏大学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系列举措。
江苏大学近年来致力于毕业生就业数量高位稳定,就业质量稳步提升,铸就其成为学校的“民生工程”“质量工程”和“品牌工程”。2020年,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环境新形势下,江苏大学因势而化、转危为机,确保毕业生就业情况总体稳定!
锐意改革、创新举措,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叠加疫情冲击的新形势
全面放弃纸质协议,推进网上签约制度。面对疫情之下师生线下指导受阻、供需双方签约不畅的情况,学校在3月底即果断发文废止毕业生手中的纸质协议,及时开通网签权限,简化了毕业生签约与解约流程。此举,更是促进学校就业条线工作人员彻底从催收就业材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数量与质量,依托疫情冲击的新环境做成了多年想做而未能做成的事情。
实施精选就业信息、精准推送。学校每天遴选2—3条“就业信息每日精选”通过微信推送给各学院副书记,每天制作2-3条“就业信息精准放送”通过“江大智慧就业平台”定向推给相应专业毕业生,目前累计精选推送信息千余条,累计浏览量超过40000人次。
组织举办各级各类网络招聘会。学校第一时间确定3月份为“网络招聘月”并举办“江苏大学2020届毕业生春季网络招聘会”,力邀800家单位参会,累计提供招聘岗位50000余个,学生关注量突破100000人次;积极承办或参与由国家、省市以及各地方等就业主管部门主导的各级各类网络招聘会20余场,拓宽毕业生线上求职应聘渠道。
设置重点就业工作站线上布展专区。专门联系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才服务中心,常态化在江苏大学就业信息网开设地方网络招聘专区,目前已设置有深圳、宁波、杭州、济南、济宁、苏州、无锡、常州等20余个地方专区。同时,学校将继续发挥现有的50个就业工作站资源,引导其设立线上招聘专区,拓宽毕业生求职渠道。
力邀优质用人单位来校发布岗位信息。每天坚持联系近年来具有良好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动员其来校招聘。每天审核发布招聘公告20余条,发布职位200余个。截至目前,累计审核发布各类就业信息1.5万余条。
开通在线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平台。启用就业指导与生涯教育在线平台,在就业信息网增设“毕业生就业指导网课”“大学生求职强化系统”,引导学生学习就业指导慕课、参加求职能力训练等活动。组织毕业生参与“教育部24365互联网+就业公益指导课”“镇江市HR经理进校园”等线上就业指导活动;精心组织专业老师在线指导个人简历制作及面试技巧等课程。
推进企业云宣讲、简历云投递。积极联系省招就中心和平台软件开发公司,在全省高校率先启动优化契合当前形势的网站功能。当前已完成网络双选会、在线简历投递、空中视频面试上线使用,在线搭建“大型企业专场空中宣讲会”运行平台,在线开展近百场空中宣讲活动,切实帮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以多种形式完成“无接触的供需对接”。
积极实行“不见面审批”手续办理。引导毕业生通过线上申报方式办理就业派遣手续,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云服务,所有办结材料通过快递邮寄等方式逐一送达,切实保障毕业生权益。截止目前。共计完成700余项往届毕业生的手续办理服务,完成4800余项应届毕业生就业事务审核等服务。
对跟进,责任到人,层层深入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
一是对未就业毕业生做到全面摸底、建立台账、结对指导、责任到人。通过一对一谈话形式,全面掌握未就业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并形成书面记录、建立跟踪台账,包括其未就业原因、就业创业意向、进展情况、指导措施等。根据学生情况,将结对指导工作落实到研究生导师、学业导师、学科专业负责人、院领导、辅导员等,并自定目标责任,纳入工作考核。将工作对象聚焦于就业困难毕业生,深入细致地做好精准帮扶工作。
二是全面梳理未签约毕业生的具体情况,详实了解其招聘活动参与情况、简历投递情况、面试反馈情况等。对应聘不积极的就业困难学生实施一对一的思想教育引导与目标定位调适,并专人定期跟踪其参与招聘活动和投递求职简历的情况;对投递简历后回应率不高的毕业生实施一对一的求职简历书面辅导,安排对求职简历制作有研究的老师帮助其逐字逐句修改,形成有竞争力的方案;对多次面试失败的毕业生实施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和面试辅导,确保其就业心理素质和求职技能技巧同步提升。
重点打造三类市场,解决线上校园市场信息繁杂、信任度不高的痛点
线上校园市场招聘信息繁杂,供需双方通过求职简历和视频面试取得联系,相互之间的信任度相比线下面对面求职而言要差很多。缺乏因当面交流产生的亲切感,缺乏因可信赖的面试环境带来的信任感,投递简历后获取面试的概率必然大幅度下降,获取面试机会后成功签约的概率也必然大幅度下降。
对此,江苏大学重点打造信任度高的三类线上市场:一是打造校友企业专场,基于校友与学生的天然联系提高毕业生求职信任度;二是打造地方政府专场招聘会,与镇江市人社部门合作,通过学校与政府部门搭台,引导更多地方企业到江苏大学招聘;三是打造学院和行业专场,发动熟悉的产学研合作单位,推动供需双方互动,丰富毕业生求职选择。此举有效回应了全国高校普遍反映线上市场信任度较低、就业率不高的痛点问题。
此外,学校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在全省高校中首批开放线下校园市场,邀请省内城市开设了镇江、常州、盐城、昆山等地区专场招聘会。招聘会为用人单位和已返校毕业生搭建了高效、便捷的通道,线上招聘的模式也仍然保留,未返校毕业生也可以通过江苏大学智慧就业平台在线投递简历、预约面试。
严格执行“四到位”,解决布点监测中就业率与上报率难以快速同步的痛点
一是责任到位。作为教育部首批100所布点监测高校之一,出台《关于做好我校2020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工作的通知》,学校落实专人专岗负责就业平台的日报工作,同时要求学院指定专人担任就业统计员,负责本学院的就业统计上报工作;将就业统计工作纳入《江苏大学2020年辅导员考核办法》,规定“在就业统计工作中存在虚报、错报、漏报、迟报等现象情况严重的”不得评为“优秀”;“因辅导员个人原因对学校就业布点监测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评为“不合格”。
二是培训到位。组织各学院就业统计员参加电子签约审核培训,规范业务流程,强化规则和程序意识,一手抓好就业服务,一手抓好统计监测,严格按照就业“四不准”要求进行数据审核。
三是执行到位。学校配备的专职就业监测员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实施就业状况每日上报,真正做到“就业去向落实一人,数据信息上报一人”,于每个工作日17点前完成当日签约数据上报,确保就业进展数据报送“快、准、实”。
四是通报到位。严格实施各学院毕业生签约情况每周通报制度,每周一在校内工作系统中通报各学院各专业签约情况,同时于每周五汇总各学院未就业毕业生帮扶情况,将全程动态把控与未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结合起来,抓好就业的关键与难点。